第151章 把捷报拍在隆武的脸上-《回到明朝当暴君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“世子尽管放心,选贤任能本就是内部的本职工作,如果选拔的官吏不合适,便可以责罚吏部相关人等。”

    朱弘栋告诫了一句,便没有再说话,现在这个阶段,军事上的事他还忙不过来,暂时没有心思插手民政,民政方面的事务就全部丢给那个去处理好了。

    虽然他对这帮明朝的旧官僚非常不放心,但是谁让他手中没有班底,没有大批合适的干部呢!

    既然他没有替代的人选,最好的办法就是维持原状,让原有的体系继续维持运转。

    鲁王听了朱弘栋的话,赞赏的点点头,再次对宋之普说道。

    “重新检视崇祯陛下时期,大明为何失败,其中最关键的一条就在于吏治。”

    “北京被闯贼包围,崇祯陛下号召众多大臣助饷,结果只得了二十万两,但是闯贼进了北京城追脏助饷,却拿到了七千万两。”

    “便是这二十万两,给守城的士兵发军饷时,层层刮分,层层漂没,最后只得六千两上了城墙。”

    “如此吏治,败于闯贼,只能说积重难返,无力回天。”

    鲁王这一番话讲出来,让在座的众多大臣面露尴尬。

    因为这些事情都是大家亲历的,就在大家身边发生,甚至很多人的门生故吏亲朋好友当时就在北京,大家都非常清楚当初北京发生了什么事。

    鲁王此时提起此事,就差指着鼻子骂他们。

    当初就是你们这帮贪官污吏把大明朝的天下搞没的。

    偏偏他们又无法反驳,因为在座的众多大臣,很多人在崇祯朝的时候就已经是高官,崇祯朝的倒塌,其中就有他们出的一份力。

    宋之普尴尬的掏出手帕擦了擦脸,整个脸燥热的通红。

    其他大臣表现也好不到哪儿去,朱大典这时也没有了又臭又硬的脾气,伸手掩面,不敢抬头。

    因为鲁王骂的肯定有他一份,朱大典早就因为贪渎之心闻名于外,号称家里足有百万两白银。

    朱大典虽然坚决抗清,带领全家自杀殉国,其精神和气节令人敬佩,但这并不影响他当官的时候是个大大的贪官。

      

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