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不知道何时,王帐内已经逐渐安静下来,所有人都偷偷地竖起耳朵,听着右贤王和头曼单于的这场对话。 头曼和右贤王都恍若未觉。 右贤王语气顿了顿,这才道。 “据我所知,那位始皇帝好大喜功,这几年不仅连年征战,还大兴土木,国内已经有了疲敝的态势,未必能打得起一场这么大规模的战争—— 不然,王贲那几十万大军就不应该是在那里磨磨蹭蹭,而是应该直接杀过来了……” 听到这里,头曼单于不由眼睛一亮。 “若是万一,他们不管不顾地杀过来呢……” 忽然有一人插了一句。 右贤王淡淡地笑了笑。 “那又如何,就算是打不过,我们还跑不过吗?他们若是真敢全军压过来,我们直接举族远遁——只是后勤线,就能把他们活活地拖垮,到时候我们再调头回来,草原依然还是我们的草原……” 这个建议一出,不少人顿时就有些心动了。 说时候,他们真不愿意面对那位据说可以拉五石强弓,二百多步外取人性命,甚至可以直接冲到人群里,斩杀敌军主将的大秦皇长孙。 只有头曼脸色有些发黑。 这么一跑,其他部落自然没什么问题,只不过是丢一些脸面,但自己怎么办? 连王城都扔了,以后还怎么震慑这些草原的部落,做这个至高无上的单于! 眼看头曼单于的脸色有些不好看,右贤王放下酒杯,笑道。 “当然,这种情况出现的可能不大,正如我刚才所说的,秦人大概也只是痛恨于我们去打他们的草谷,也未必愿意跟我们两败俱伤……” 头曼缓缓地点了点头。 “右贤王的意思是,求和?” “求和!” 右贤王重重地点头。 头曼目光缓缓地扫过大帐中的众人,沉声道。 “诸位意下如何?” “一切听从可汗的吩咐——” 账下群起响应,气氛明显比刚才热烈了许多,头曼单于忍不住眼角抽搐了一下,强忍着心中的不舒服,端起酒杯。 “既然如此,那为了草原上的和平,为了草原子民的安宁,那我们就与秦人议和!” …… 得到匈奴这个议和请求的时候,王贲都有些懵。 跟匈奴和月氏打了这么多年,什么时候用议和过啊? 这些天天长在马背上的戎狄,就如同夏日里最令人讨厌的苍蝇,打得过的时候,就大肆侵扰,打不过的时候,就趁机远遁。 结果,这一次—— 月氏被皇长孙来了个瓮中捉鳖,举族投降了,就连月氏王都要搬到咸阳那边定居了,而匈奴这边,战争都还没打呢,竟然就请求议和了—— 这功劳捡得! 不过,议和好啊,说起这个,我们大秦熟啊,这些年,跟山东六国可没少议和了,这玩意儿可比打仗舒服多了—— 惠而不费! 仗不用打,好处一样不少捞。 他一方面,派人火速向咸阳禀告,一方面让大家彻底停下了征发的脚步,等待着咸阳城那边的意思。而咸阳那边,很快也传来了准许议和的消息,同时派出了专门谈判的官员。 议和可以,先把头伸出来,让我们好好砍一刀! 于是,以内史腾和御史喜为代表的大秦谈判团队,与以匈奴右贤王为主的谈判团队,展开了一次又一次极限拉扯。 矛盾最大的地方,在于两点。 匈奴要求大秦军队彻底退出草原,归还侵占的遫濮、且末、当阗和屠各四部的驻地,而大秦则直接要求匈奴沿长城一带,全体后撤五百里,每年向大秦进献战马十万匹,牛羊若干。 至于归还相互掠夺的人口和俘虏,相比之下,都是小事了。 虽然双方很难达成一致,但大家都很默契地保持了克制。 而且,上郡和九原的大军,也开始缓缓后撤,哪怕是离着边境线不远,长期在草原上待着,对后期来讲,也是一种不小的压力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