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拿他们开刀,以儆效尤。 一群人被斩杀。 就算他们心里不服气,也会装出一副和颜悦色的样子来。 这下,就算是朱允炆身边最得力的跟班,黄子澄,还有齐泰,也是噤若寒蝉。 朱允熥直接走向一名虎背熊腰的将领。 “舅爷!” 闻言。 那人顿时哭了。 上一次这样的名字,是什么时候的事情了? 朱雄英去世,朱允熥则是浪迹天涯。 朱允炆对他也有戒心,从来没有接近过他,更是想要将他赶尽杀绝。 不过,朱允熥就不同了。 朱允熥一边说着,一边将蓝玉旁边一名将领搀扶了上去,对着那名将领喊了一句舅舅。 他就是常茂! 蓝玉和常茂两人望着朱允熥,眼中都有泪水在打转。 当初离家的时候,他还只是一个小男孩,而现在,他已经长大了。 朱元璋坐在宝座上,将这一切尽收眼底。 就连那苍老的眼睛,也是微微一亮,带着一丝赞赏。 看来,允熥并不像是他表现出来的那么鲁莽。 还懂得笼络人心。 他常年不在国内,唯一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,得到他信任的人,就是蓝玉与常茂。 毕竟,这是一家人。 再说了,如果能把这两个人收服,淮西的将领,也就顺理成章地归顺了。 想要让他们臣服,最容易的办法便是怀柔。 像之前那样,用来吓唬那些官员,肯定是不行了。 毕竟,他们每一个人,都是经历过无数次战斗的强者。 他根本就没怕过! 朱允熥对说道:“舅舅,舅爷,我是来取我应得之物的!” 听到这句话。 文武百官们浑身一颤。 没错,按照道理来说,朱允炆才是庶出,朱允熥才是正室。 皇位继承人。 朱标的大儿子朱雄英早亡,按理说这个位置应该是朱允熥才对。 不过,朱元璋却将朱允炆这个私生子,改成了太孙。 也正是因此,朱允熥才会一怒之下离开。 十年过去了。 第(2/3)页